鵪鶉的日常管理工作
鵪鶉產蛋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種鶉及商品產蛋鶉的飼養(yǎng)管理原則基本相似。而蛋用型與肉用型種鶉的飼養(yǎng)管理則各有特點。
1、轉群育成母鶉至35至40日齡,約有2%左右已開產時應予轉群,以熟悉新環(huán)境。*好在夜間進行轉群,及時供應飲水和種鶉飼料,保持安靜。在轉群的同時,按種鶉要求再進行一次嚴格選擇。
2、產蛋規(guī)律與利用年限產蛋鶉每天產蛋的時間主要集中于午后至晚上8點前,而以下午3點、4點為*多。在籠養(yǎng)情況下,種母鶉利用年限為1?2年,但一般多采取“年年清”,育種場可利用2?3年,但實踐中采種時間僅利用8?10個月,以確保種蛋質量。商品蛋鶉僅利用10?12個月。生產中應主要考慮產蛋量、種蛋合格率、受精率及其經濟效益和育種價值。
3、強制換羽如利用第2個產蛋周期,需實行人工強制換羽。一般自然換羽時間長,換羽慢,產蛋少且不集中。實施方法:停料4?7天、黑暗,迫使產蛋鶉迅速停產,接著脫落羽毛,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復產蛋。從停飼到恢復開產僅需20天。飲水不可中斷。*淘汰病、弱個體。
4、日常管理要點
(1)要保持飼料與飲水的正常供應,并據產蛋率、氣溫調整飼糧。
(2)防止子宮外翻,注意控制體重與膘度。
(3)在夜間與早晨各集蛋1次,應采用蛋托分裝,防止堆壓破損。
(4)防止各種應激,嚴防獸害。
(5)做好日常記錄和統(tǒng)計報表工作